Orderly Network 将集成 Solana打造全链订单簿平台
872 2024-10-18
凯发在线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介绍了中国群众体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申奥成功的7年,是中国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取得重大进展的7年,是群众体育各项基础建设大发展的7年,是全民健身运动空前蓬勃开展的7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7年。7年来,中国的群众体育工作以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为目标,积极践行“人文奥运”理念,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各级体育部门、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和社会各界积极动员、组织、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把人民群众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转化为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的自觉行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文明、蓬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健身设施明显改善。
7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的引导作用,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建设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作为“执政为民”的“实事”工程,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使这一时期中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形式多样、亲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
在不断增加的体育场地设施中,“全民健身工程”是最主要的建设方式。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认真贯彻政府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发展思路和实施计划。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下发的《“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提出,5年内中央和地方投资30亿元,支持全国10万个行政村完成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使全国1/6的行政村都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截至2008年底,中央和地方总投入资金超过26亿元,全国将建成870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使长期落后的中国农村体育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截至2007年年底,体育总局在全国共建设了11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累计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5.9亿元,建设路径工程9497条。其中2002年以来投入4.6亿元,建设7400多条。与此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也投入大量资金,在当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达到30多亿元,建设“全民健身路径”30000多条,使全国公共体育场地增加了将近2000多万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国家体育总局还以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持各地建设以综合性室内场地设施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到2007年年底,总局投入1.54亿元命名资助“中心”106个;投入近4亿元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建设“雪炭工程”258个,惠及26个省(区、市);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在全国命名资助20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和32个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从2006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在全国共进行了两批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确定了29个省市的499所学校为开放试点学校,推进了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为整合体育资源、缓解公共体育设施缺乏的矛盾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群众体育组织与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初步形成。
目前,全国各地都已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负责人组成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研究部署、检查监督和工作决策;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转化职能,实行管办分离,普遍建立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专门机构,直接负责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工作。
体育社会团体数量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体育社会团体的层次结构,基本覆盖了全国城乡的广大地区。目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有单位会员154个,其中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60个、省(区、市)体育总会37个,全国性行业和人群体协27个,其他体育组织30个。此外,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还活跃着众多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层社团组织;遍布城乡社区的体育指导站和活动点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城乡体育指导站和健身站点近21万个。依托社区创建的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237个。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省市、地市三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1.2万所,经常参加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左右;依托各级学校、体校、体育场馆、拥有固定场馆的单项运动协会和社区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379所,每年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学生达2亿人次。
各级体育部门十分重视群众体育队伍建设,形成了包括体育管理队伍、体育工作队伍、业余体育骨干队伍在内的全民健身工作队伍体系。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全国具有技术等级称号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近45万人;从2004年开始,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鉴定工作有序开展,到2007年年底,共组织开展了74批次培训工作,4785人参加了资格考核,3405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三、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明显增强。
以社区为重点的城市体育活动迅速发展,居民参加各种晨晚练点和其他体育场所的锻炼活动日趋活跃,形式多样的社区运动会、家庭趣味运动会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开展的“科教、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中,“体育进社区”成为特色鲜明、深受欢迎的重要活动之一。
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与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从2004年开始,以场地设施建设、健身指导和普及健身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有效地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各级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广泛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体育活动。2007年,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后,各级体育与教育等有关部门共同提出贯彻措施,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各种竞赛活动,对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地区、各单位、各行业和各单项体协紧密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广泛开展有规模、有创意、有影响、贴近群众、方便参与的大型群体活动。仅2007、2008两年国家体育总局就推出了近150项大型群体活动,这些活动从新春元旦到年终岁尾,贯穿全年,高潮迭起,充分体现了中国举办奥运的人文特色,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
此外,7年来国家体育总局还成功组织举办了2届群众参与的非奥运项目全国体育大会。配合有关省市和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第十二届上海世界特奥会,并且在组织举办全国农动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全国特奥会、全国大(中)会的过程中,在项目设置和竞赛组织方式上,更加突出群众性和健身性,参赛规模逐步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四、群众体育科研应用得到加强,群众体育法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坚持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制度。目前,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在全国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科研网络,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科学健身设备逐渐完善,为监测人民群众体质状况及指导人民群众科学健身发挥了作用。还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并于2007年底启动了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工作,为政府的公共体系服务决策提供了基础依据。
7年来, 国家及地方政府、体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群众体育的法规政策,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省、市制定和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起草的全国性的《全民健身条例》也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以待颁布实施。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7年来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新形势下,群众体育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东西部地区、不同人群、行业之间群众体育发展还不够平衡;各级体育组织、社团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群众科学、文明的健身意识和方法还有待提高和丰富。
新的历史时期,群众体育工作仍将坚持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借助北京奥运会对推动群众体育持续发展的长期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支持群众体育事业,参与群众体育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体育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综合功能和作用。
最后,冯建中及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司局领导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盛志国、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司长刘国永出席了发布会。中外媒体一百余人参加了发布会。会议由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主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筹备北京奥运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为充分发挥举办奥运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促进作用,发挥体育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群众体育工作的主题。大家决不能把这个主题简单地理解成一句口号。这一主题的提出,至少是建立在构建和谐奥运、和谐体育、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这“四个和谐”的基础之上,具有深厚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充分体现了“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丰富了“人文奥运”理念,必将为奥运举办史留下独特的文化遗产。
一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举办国乃至全世界的弘扬和普及。“重在参与”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参与”将奥林匹克运动和大众体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我国,倡导人人参与的“全民健身”理念正是彰显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表现。在筹备和迎接奥运会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适时提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喜迎奥运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健身活动,以自身的行动来实践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原则。在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是核心和灵魂。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就是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则是实践“人文奥运”办赛理念的重要和有效的途径。
(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为发展和谐体育,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拓展了新路子。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大力发展好群众体育,是把本届奥运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体育盛会的重要内容,是体育事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奥运会在展示世界最高水平竞技较量的同时,还将全面展示举办国的综合体育实力,其中,国民的体育参与程度是重要方面。因此,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将更好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追求与热爱,从而使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成为一个促进全国人民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过程。
(三)“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充分体现了体育工作服务全局、服务中心工作的基本职能,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的重要载体。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健康是小康生活的前提,是事业发展的依托,是人际交流的桥梁,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是获得健康的最积极和最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迎接奥运会的过程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既是促进体育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中,全民健身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可以协调体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它可以协调群众体育事业和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关系,它可以协调促进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协调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发展。有理由这样讲,以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为切入点的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和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充分体现了体育与文化的紧密融合,为建设和谐世界,向世界各国展示东方文明之美,中华健身神韵搭建了舞台。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明的广泛交流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对于和平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仅是一次我国体育实力的展示,综合国力的展示,更是一次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全民健身所创造的群众体育发展环境。同时,富有民族特色和民间传统特点的群众体育活动将其蕴含的悠久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得以更为全面和立体地呈现,使群众体育所彰显的团结合作、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得以更为淋漓尽致地发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全民健身这朵奇葩在中华大地遍地盛开之时,我们必须借“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舞台将它展示给全世界的人们。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内容丰富,既有传统内容又有现代特色,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展现了体育的独特文化魅力。在全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关注中国、关注北京奥运的时候,我们大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面展示东方文明之美,展示中华健身神韵,就能从一个方面展示中国和平崛起、睦邻友好的国际形象。